English

战国时代 法英争雄及均势欧洲

1999-12-0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朱 宁 我有话说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后的一个半世纪里,欧洲社会进入了战争频繁、竞争激烈的战国时代。欧洲社会之所以有如此之旺盛的精力进行战争,是由于这个社会已跳出了谷底开始了上升──贸易繁荣、农业发展、技术进步等等所致。反过来这些战争又刺激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这一蓬勃局面的是多个要素汇成有机体且推波助澜作用而成的。这一名副其实的“战国时代”历经法西战争、法荷战争、九年的奥格斯堡战争、十三年的西班牙王位之战、八年的奥地利王位之战以及决定英法欧洲霸权的七年战争,最终在拿破仑战争失败后,以维也纳体系形成、均势欧洲出现而告一段落。

这个时代被称为“战国时代”,还在于期间的“外交革命”的主要精神仍是“合纵连衡”,即以多强联合对抗一超级国家进而保持地区的永久“均势”。这与中国“战国时代”极为相似,但造成的结果截然不同。前者则由于海洋文化的作用,通过地理大发现和海外殖民帝国的建立使力量得到疏导,多个中心相对均势的欧洲文明结构的形成,使西方社会在全球建立霸权成为现实。后者由于秦的统一建立了大一统社会,巩固了中华第二代文明成果,并为中华成为亚欧大陆第二代文明的核心奠定了基础。

1689─1815年,英法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进行七场大战。其中1756─1763年间英法之间爆发的七年战争堪称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战争,它使得欧洲分裂为两大阵营:一方以法、俄、奥、西为首的集团,另一方是普、英集团。战争以英国的大获全胜告终。法国———这个世纪霸主,落入了与西班牙相同的命运,被削弱没入第二流国家的境地。而最后一次即以“英、普、奥”为首的“神圣同盟”对拿破仑帝国的战争,是英、法间一次总决战。作为这次决战结果的“维也纳体系”,完善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均势原则”。此后,法国再无力量进行争霸。这已在暗示欧洲文明的政治结构是多极体制的:注定有几个势均力敌的大国共同维持欧洲秩序,而不可能由一国独占鳌头。

英国作为岛国,颇似一个砝码。它明白,一旦在欧洲大陆出现一个统一帝国,以其自身力量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逃脱劫难。英国以支持欧洲大陆弱的一方来阻遏出现一个无法抵挡的统一帝国,保持均势便成为英国数世纪奉为圭臬的战略宗旨。而英国之所以能推行这套战略并成为海上霸主,还得益于它的地理位置:置身欧洲半岛之外。它不必为加强海军还是加强陆军争夺不休,也不必像欧洲大陆诸国那样为安全防卫惴惴不安———战争或者在其邻海,或者是其殖民地进行,从来不曾使其本土的经济遭到破坏。

法国是欧洲最早进入现代国家角色者。在黎塞留时期,国家利益至上这一观念在外交上已运用娴熟———在对西班牙的战争中,它不惜与奥斯曼土耳其结盟,完全置道德指责于不顾。但是,有些影响深入其潜意识是挥之不去的,最终影响了它的发展。一是统一帝国观念。实际上,西班牙的没落已预示了欧洲统一的不可能,比如战略砝码英国在大陆之外的重要作用力;比如海外殖民地的影响力———已在吸引那些有先见之明的国家将未来增长放在这一区域而非欧洲大陆。———在“七年战争”中,英国获得了远比洛林、西里西亚、南尼德兰以及其他大陆国家拼命争夺的地区更为丰足、辽阔的北美地区。而法国执意在大陆建立霸权,招致了周边国家的反对;另一方面,法国为获得正统,1685年颁布枫丹白露敕令,来适应欧洲天主教的胃口。结果法国胡格诺教徒纷纷逃亡,激起新教国家的愤怒,为反法同盟的建立形成了意识形态背景。空前孤立的法国在“七年战争”中备受挫折。此后签订的《里斯维克和约》成为法国欧洲霸权衰落的开始。

法国的地理政治现实决定了它在战略上的摇摆:是建立一个陆上霸权,还是建立强大的海上帝国?抑或是两者兼得成为一个海陆双强的帝国?然而政治现实迫使它只能将战略集中在一条战线上。历史事实是,法国在这方面一直徘徊不定。黎塞留时期,花费大量金钱建立的一支海军力量到了马扎然时代已废弃了。到了路易十四时代,经过财政大臣柯尔培尔的大力支持,一支很强大的海上力量又建立起来。在“九年战争”时期,法国已有80艘战舰,仅比英国少20艘,比荷兰还多30艘;但“七年战争”又使法国海上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实际上是一蹶不振了。以致到拿破仑时期,力量孱弱的海军使拿破仑陆军的胜利被抵销。

能够导致英、法两国进行总决战的,则是两件划时代的大事发生:法国大革命以及工业革命爆发。这两件事是欧洲文明趋向成熟的标志。前者根本地改变了全球政治关系,后者使全球的经济关系发生根本改变。

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人与东亚的中华一样,被踞于亚欧大陆中心的伊斯兰力量分别压缩在大陆的西、东两端。到这个时候一切已全部倒置了。欧洲人已通过赢得对印度洋的控制,从南面包围了伊斯兰世界,而俄罗斯人取代了蒙古力量,通过征服西伯利亚,从北面压缩伊斯兰世界,并在不断“蚕食”中国。通过对美洲的殖民和经济开发,欧洲已蓄积起巨大的资源和力量。它已在利用全球的资源而非仅仅是亚欧大陆。以西欧为中心,一条条贸易和政治影响的路线向各方伸展,围绕整个世界———向西到南北美洲向南绕过非洲,向东到印度并绕过东南亚伸向中国。法国大革命提出的“自由、民主、博爱”思想,连同这场革命所造就的神话一同向边缘地区扩散。它正在取代过去传教士所带去的基督教教义。这使得它具有意识形态的优势以征服更辽阔的地区。

英国从工业革命、法国从政治革命中吸取了力量,得以在19世纪初进行总的决战。

法国同英国最后一次争霸的失败,经济问题是关键。法国人民倾注于大革命的热情以及为迎战国外敌人而对国民资源进行的动员,使大炮和其他军事装备产量直线上升,而军事工业的增长反过来又刺激了钢铁和纺织工业的增长。拿破仑政府的司法和行政改革为法国经济向现代化促进作了推动。国家巨额支出的刺激、关税保护的加强和某些新技术的应用,都是推动法国经济的稳步发展的源泉。但是对法国来说最为重要的一个部门即农业却没有出现大的变革。虽然农民拥有了土地,封建领主被赶走了,但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农业革命并未发生。

英国的海上封锁沉重打击了法国的大西洋贸易,法国其他海外殖民地和海外投资也相继丧失。这加剧了法国经济的内向型转变。连年的战争,造成财政吃紧,而法国经济又不能成功地支撑,维持庞大的帝国就只能通过对周边国家的巧取豪夺来完成。这又加剧了拿破仑与其盟国、卫星国之间的矛盾。

英国之所以没有出现经济崩溃,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发生。实际上,战争反而刺激了工业革命朝纵深方向发展。政府采购军火刺激了铁、钢、煤和木材行业,国家庞大开支影响着金融业,而新出口市场的开辟则促进了某些工厂的生产。战前还是新行业的棉纺织到战争结束时已成为英国最主要的出口货物。而交通条件的改善,进一步发展了生产。这些进步意味着英国的生产率和财富在快速增长。英政府在20年的战争中,从直接和间接税中获得了高达12亿英镑的收入。

工业革命前,欧洲与亚洲的贸易是不成功的,主要是欧洲的产品在亚洲缺乏竞争力,这使得欧洲的金银大量流入亚洲。工业革命改变了这一贸易状况。因为欧洲能用动力机器织出更为廉价的产品,从而使亚洲市场遭到冲击。这样一来,第一次国际分工基本完成,世界逐步变成一个经济单位:处于核心地区的欧洲国家是这一经济单位的中枢,提供廉价产品,是主要加工者;处于边缘的则是亚洲、美洲、非洲,提供原料和便宜劳动力并开放市场。

工业革命改变了欧洲社会和亚洲社会之间的力量对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